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章(1 / 2)

修长细白的手攥紧裙摆,徐直懊恼地想:“我现在这样,对阿回也不忠诚。”

僧尼请她闭上眼睛,她们为她诵经,大约过去了一个时辰,徐直的心的确有所平静,期间她轻轻睁开了眼睛,两个僧尼的眼睛却还在闭着,她们微微阖动的双唇有片刻定格,徐直突然听到一句话,传来的声音如大音希声。

“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第一次见面。”

没有对错,没有先后,如果分清楚对错就可以明晰一段感情,如果按照先后顺序来决定选谁更公平,那么天底下,就不会有那么多爱的死去活来的感情了。

徐娘娘不想总是待在两仪殿,她想要去凌烟阁前面的神龙殿,跟僧尼们待在一起。

陛下未置可否,李正己劝解:“娘娘够听话了,陛下让他去神龙殿待着也好,这样她就不会经常暗自垂泪,总是默想着徐学士了。”

李泽不以为然,“如果佛教真的能纠正她,当初带她来长安,把她交给慧施管教,为什么没有一点作用,反而让她跑掉了。”

而且慧施后来居然反过劝李泽放下,他居然说他在强求。

“不过再试一试也无妨,且让她先跟着那两位尼姑好好反省,倘若反省不好,就把尼姑换成道士。”

他就不信了,天底下玄妙深奥的道理有那么多,百家九流思想庞杂,难道就没有一个能教诲她认识自己的错误,心甘情愿地放弃她跟徐回之间悖逆的感情。

只要她心甘情愿放弃,只要她的精神有一丝松动,就不会在听到徐回死讯的时候有殉情的念头。

案几上摆放着一封剑南节度使上奏的文告,大唐半月之前放归的吐蕃使臣和百姓已经抵达吐蕃境内,吐蕃也放归了八百个大唐的使臣和俘虏,附带统计名册,里面没有徐回。

他终于死了,即便不死,他也永远别想再踏入唐朝的国境,李泽安然地想:这个消息短时间内不能让她知道。

两个死骗子,别以为他不知道,她说的什么只要徐回回来,她就会安分守己地跟他过日子,完全是在骗他,倘若他听信了她的鬼话,她一定会再找机会跑掉第二次。

李泽莫名笑了一下,吩咐李正己:“让她去吧,你跟着她,看好了不准闲杂人等跟她说话,更不准出任何差池。”

李正己应喏,他转而又问:“娘娘今天不愿意喝药,怎么办?”

陛下支颐,凉凉一笑,“加到食物里面,哄她吃下去。”

李正己不太赞同地皱眉,但是他也无话可说,只好退下去了。

——

剑南地区的节度使叛乱上演了月余还未平定,前去围剿的朔方兵团除了一开始赢得的一点胜利,之后就毫无进展。现在是春夏之交,气候不利于吐蕃,他们并不愿千里深入大唐境内援助叛军,但是也不甘示弱,总是小股部队不停在边境挑衅。这也足够麻烦的,大唐只好在正规军队之外,调拨民兵前去剑南各个沿边州县保卫防御。

剑南一带多山多水,地势崎岖,这些民兵出自当地,熟悉地形,反而打了不少小规模胜仗,大唐与吐蕃暂时维持了短暂的平稳。

李泽打算借机,让杨玄礼率领两万神策军进入剑南,在夏季长江水泛滥的时候,对剑南地区的叛军展开攻势,彻底将此地的叛乱荡平,到时候派遣朝廷资可信赖的官员去剑南交割,一举收回剑南地区割据将领的兵权。

李泽有好几天都很忙,不见人影,徐直乐得自在,她在神龙殿和两仪殿之间来去,白天听僧尼讲经,傍晚会徒步走回两仪殿。他们讲的内容很枯燥,她不太能听懂,但是肃穆的氛围渲染着,能让她保持冷静。另外,她喜欢在这些殿宇之间散步,李正己几乎每天会来接她回去。

他总是叮嘱她要按时吃药膳,要按时喝药,“药”这个字让她感到心烦意乱,徐直有点生气地说:“我没有生病,为什么要吃药?”

李正己就耐心给她解释:“不一定要生病了才吃药,提前吃药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而且让娘娘吃的也不能算是药,它其实就是保养身体的食物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身体要为了夏天的成长做准备,就像冬天人们要吃进去很多有营养的食物,为春天做准备一样。”

徐直被他的解释引起了一丝兴趣,她笑了笑,颇为逗乐地说:“如果真如李内侍所言,人们一年四季岂不是都要不停地食补,每一个季节都想着下季。”

李正己笑道:“是这样的,娘娘先在这里把药喝掉,臣陪你一起走回去。春天散步最好了,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们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他引用了一段《黄帝内经·素问》里面的话,有种很冷的诙谐,徐直很明晰地直觉到他的幽默,一点也不会让他扫兴,接过他递来的药碗,一如往常全部喝掉了。

李泽某一天跟她说,她总是在床上晕过去,要让她喝药。

徐直无法违抗,这些药她喝了十天了,从来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常。太医署的女医最近没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