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反,我觉得你不是自杀。”
苏摇铃道:“杀你的人一定思维很简单,因为你是上一场被给好人牌次数最多的人,不仅是汾子给你好人牌,橘子也处决了你但无效,所以,接下来的投票不会有人出你,你将大概率活到最后,在你和活到最后的人之间,我们都会倾向于投出另一个人,这对于托米朋友来说太危险了。”
沈亦轻笑一声:“好话坏话都让你说了?”
苏摇铃往后坐了坐,没有继续说话,时间有限,她只在关键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
老中医说:“既然你们两都出局了,是什么身份总可以说了吧。”
白途叹了口气,说:“我是流浪病人。”
流浪病人晚上会住在其他病人的房间,当他在夜晚被托米的朋友盯上,被他随机“借住”的人会代替他死去。
但可惜的是,白途死在白天。
因此,没人能代替他出局。
汾子说,“那你这个身份没什么用啊。”
的确,这个身份不是可以永远活着,就在在晚上骗刀,依然会有病人替他死去,从人数上,他们并不会得到优势。
沈亦的发言更让人觉得真朋友太会杀了——
“我是保护者,昨晚保护的是汾子。”
当然,前提是沈亦说的是真话。
汾子是可以每一轮都给出信息的重要角色,当然,前提是他没有撒谎,或者是疯子。
沈亦保护他也在情理之中。
而其他人也明白,沈亦为什么第一轮不说自己的身份。
只要他活着,托米的朋友极可能无法顺利杀人,所以一旦保护者的身份暴露,是很快就会死亡的。
橘子倒是眼前一亮,“正好!3号出局了,2号的邻座不在是1和3号,而是1和4号,这一轮肯定有新的信息。”
汾子点头:“我还真有重要情报!不过先等林铃说完吧。”
林铃整理了一下,开始发言。
然而,她的发言却一点都不简单——
“我是偷窥者。”
她顿了顿,道,“我怕第一轮说了,第一天晚上就会死,所以我想多活一天,至少多查一些信息,现在我觉得应该能说了。”
老中医:“卧槽,感知者和偷窥者可是最厉害的两个身份,你们要是真的岂不是很快就能找出真朋友了。”
“第一天晚上,我随便选了两个人,分别是3号沈亦和5号保安,得到的信息是他们是好人,第二天晚上,我选择了2号和4号。”
2号汾子,4号老中医。
橘子追问,“结果呢?”
林铃:“……托米的真朋友,就在2号和4号之间!”
老中医:“卧槽!”
汾子:“卧槽!”
请分析以上两个卧槽的情感(不是)。
汾子:“等等等等,我也有话要说!”
他连忙道:“我昨晚邻座有两个人,一个是1号林铃,一个是4号老中医,在他们之中,存在邪恶阵营的人!”
老中医:“??”
吐了呀!
第64章 两只眼睛14
老中医吐完就开始解释。
“我绝对是好人啊,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回事,但是我肯定不是邪恶阵营,投我只会浪费处决的机会啊!”
他的解释显然没什么说服力。
其他人也在思考。
这到底是打正逻辑,还是反逻辑。
正逻辑,就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大部分都为真的情况去推断,那么他们大概率就能把【真正的朋友】锁定在1号和4号之间。
反逻辑,就是信息不会这么白给,这游戏也没那么容易获胜,那些信息里有很多是假的,他们锁不死林铃和老中医。
白途的习惯就是喜欢和自己更信赖的队友多交流,因此他又问了苏摇铃:“你觉得呢?”
苏摇铃想了想,道:“如果我们怀疑所有的信息,就相当于没有得到任何信息盲投,全靠每个人的发言和状态,这是最不稳定的一种方式。”
有的人玩狼人喜欢表现,有的人喜欢藏着,同一种身份都有不同的状态,更何况几人并不熟悉彼此,无法从状态上精准地发现别人的身份。
好人可能不喜欢发言,坏人也可能喜欢低调而选择沉默。
也有的好人,喜欢踊跃发言,因为自己是好人也不怕被处决所以为所欲为,还有的人喜欢掌控局面,而也有大胆的狼人,喜欢带节奏。
“所以,我们只能在一个前提下进行游戏——我们所有获得的信息都是真的,当我们将所有的真信息汇总在一起,若是出现矛盾之处,那就说明,这些信息里有假的。”
“如果所有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暂时没有发现任何矛盾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些信息为真的概率非常大,尽管也不排除错误信息出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