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6章(2 / 2)

婆、友爱弟妹,打理后院、管理中馈……

哪里有像她那样的?

偏偏马夫人和朱标还就喜欢,嘿,你瞧这往哪说理去?

老朱头很是发了一顿牢骚。

然后就发现,没多久的功夫,现在丢下脸面就能教训一下的未来儿媳妇,他得捏着鼻子捧着人家——

“上位,大喜啊!”

秋收时分,朱元璋正准备让人主持秋收大事,就连常遇春、徐达、李善长等一众文武重臣满脸喜色地结伴而来。

“上位,臣家大姑娘庄子里的良种,终于培育成了!”

常遇春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眉宇飞扬,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方才臣和天德、百室他们亲自收了一亩,数倍于寻常种子啊!”

朱元璋:嗯↘嗯↗

“什么?!”

老朱反射性地探了探耳朵,确定自己没听错之后掰着手指头就开始算,等算明白之后立时瞪大了眼睛。

“当真?没骗咱?!”

乖乖!

常家这闺女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他是知道这丫头跑到庄子里搞什么种子的,但也只是一笑置之。

一个打小就没吃过苦的小丫头片子,能种得明白地吗?

——她竟然真能种明白!

老朱恍恍惚惚,觉得这世界太疯狂,他已经有点跟不上了。

春枝暮 徐达,字天德;李善长,字百室。

第619章 大明 朱标(18)

老朱恍恍惚惚地带着人去了常家别庄,恍恍惚惚地见了一看就知道产量绝对差不了的稻谷,恍恍惚惚地带着人吭哧吭哧割了一亩地,恍恍惚惚地称了重、确定了真假,然后恍恍惚惚地回府。

没道理啊!

虽然他老朱小时候是给地主家放牛的,但他也干过农活啊!

论起在泥土里打滚的经验,他还能比不上常家那小丫头?

怎么人家就能让粮食增产,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们饿死?

难道是老朱没读过书?

可常家丫头才多大?就这么一小姑娘,能看完多少书?

没道理啊!

“上位?上位?”

老朱正将思绪一路放飞到天涯海角、恍恍惚惚不知天地为何物,就见跟着他一起去、一起回的一众文武心腹都直勾勾地看着他。

瞧那眼神炽热火辣的,让老朱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做什么?”

老朱默默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清了清嗓子,“何事要奏?”

文武心腹们:“……”

卧槽,老大你别吓唬他们啊!

以前脑子不是贼拉灵光的吗?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不转弯了呢?

“活万民者,功德隆盛。”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帐下文臣的领头人,当即站了出来。

“上位,常家侄女今日得育高产良种,不仅是她的功德,乃是吴王帐下百姓乃至天下黎庶的福祉,臣请上位旨意,厚赏常家侄女,传颂其大义德行,并推广良种。”

他满面红光,俨然十分高兴。

——诶呀,这姑娘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老李也是有福源的呀!

“臣恭喜上位,治下得如此良才,更是慧眼识珠,尚在襁褓便为世子定下割襟之盟,可见天意在上位啊!”

李善长一马当先,一众文武臣子纷纷贺道,“臣恭喜上位!”

老朱:“……”

对哦。

光怀疑人生了,差点忘了正经事。

甭管怎么说,这对于朱元璋的红巾军都是天大的喜事啊!

老朱穷苦出身,最明白粮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么说吧,只要成功培育出高产良种的消息一传出去,并在后续推广的过程中向百姓证明他们没骗人,那就能得来他们最诚挚的认可和最坚定的支持。

民心在我,天意也在我。

他陈友谅和北元杂碎,拿头来争!

“百室、伯温,你等速速拟出一个可行的章程来。”

老朱沉吟几许,果断道,“咱要行祭天礼,昭告上天和天下百姓培育出高产良种的喜事,并迅速在应天府推广良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