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
你是带着侍卫,可你人跑了啊!
“这话说的,怎么能叫跑呢?”
少女皱皱眉头,纠正道,“我只是出来散散心,顶多就是走的远了一点,再说了,咱们不还在京城范围里么?”
晴川:“……”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骑不来马,所以她们不得不先停下来教她骑马?
“哎呀,晴川你别想这么多啦!”
知韫摆摆手,“侍卫指定入宫去跟他说了,我这也不算是不告而别吧?”
少女轻哼一声,“这几日京城里还不知怎么样热闹了,我最不耐烦这些,还是先离得远了清静清静比较好。”
听到这里,晴川眸光微闪,转头四处看看,见侍卫们都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跟做贼似的凑到少女跟前。
“知知,你真要嫁给他啊?”
晴川迟疑道,“不是我想挑拨哦,就是……就是你,不想回家吗?”
她觉得待在这个时代太压抑太痛苦了,她时时刻刻都想着回家。
“我……还好吧?”
知韫一愣,而后随意地耸耸肩,“在哪里都可以啊,日子总要过下去的嘛!”
反正,她早就回不去了。
“那好吧。”
晴川听她这样回答,到底不再多说,毕竟,她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没影儿的事,提起来也是伤心。
“不过知知,他……”
晴川拧着眉斟酌了一下语言,含蓄道,“他虽然对你挺好的,但到底年长你许多,而且家里的人口多、情况也复杂,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知韫:“……”
你还可以更含蓄一点,真的。
知韫唇角微抽,无奈地看了一眼她,道,“晴川,这世上,最不要紧的是真心,可最要紧的,也是真心。”
她眼睑微敛,随手捡了一颗石子用力掷向小河,只见石子在水面蹦了几下,方沉入水底。
“你说的这些,何曾值得我烦扰呢?”
真心难得,尤其是帝王的真心。
可一旦能让他们付出真心,那么这世上,所以的烦恼困难都不再是烦恼困难,他自会站在你身前为你遮风挡雨、不叫你沾染一星半点。
“晴川,我只看真心。”
第122章 宫锁心玉(30)
知韫并没有打算要离开京城。
——她只是不想听外头的风言风语而已,又不是想刺激他。
再说了,这年头,去哪里都需要路引,虽然她身边都跟着出身满洲上三旗的御前侍卫,没人会拦她,但何必呢?
到处跑,累不累啊?
玄烨也明白她的想法。
他到底已经不是初尝情事的毛头小子了,阅历与成长使得他对于感情之事的处理,远比旁的年轻人要成熟许多。
既然眼下少女并未表现出对他的靠近的抗拒,既如此,那便只管顺着她,潜移默化地叫她习惯他,他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实在不必将人逼得太紧,否则反而叫事情更加棘手。
因此,虽然在听到回禀的那一瞬间,他差点升起去把小姑娘给带回来的念头,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只是叫人妥帖地护着。
不过其实这也不必他特意吩咐。
能被派到知韫身边的,都是他一等一的心腹,口风最是密不透风,若不然,那些京中大族也不会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知韫到底是何方人物了。
当然,玄烨虽然心里琢磨地很明白,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到,另说。
——也不用另说,因为他真的不能。
“你怎么来了?”
知韫午睡起来,就见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翻阅着什么,时不时对边上的侍从吩咐几下,而后侍从点头应是、接过条批转身匆匆离去。
“若是忙,实在不必过来。”
知韫随意地瞥了一眼吗远去侍从的背影,慢悠悠走到石桌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
“我玩儿几日就回去了,你连这几日都等不了么?”
“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从前不怎么领会其中深意,如今却深以为然,即便只是半日不见珠珠儿,我亦深觉思念。”
玄烨抬手制止她喝凉茶,目光示意随侍赶紧上一壶温热的茶水。
“才睡醒,莫喝凉的,伤身。”
“油嘴滑舌。”
知韫笑着睨他一眼,打趣道,“我瞧是你近些日子太闲了些,才会有心思琢磨这些有的没的。”
少女午睡才醒,长发将挽不挽,身上犹自带着几分慵懒,这会儿,她正捧着杯盏小口小口地啄着,驱散残存的一点困倦。
“珠珠儿此言差矣。”
玄烨微微摇头,含笑道,“这闲不闲、有没有时间的,哪里来的说法?左不过是看各人的心意罢了。”
若不耐烦见一个人,即便整日里无所事事,也能寻到千百个拒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