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如同漫长寒冬后穿透阴云的第一缕阳光,虽然前路依旧漫漫,但至少,他们携手赢得了喘息之机,赢得了继续走下去的希望。
微光已现,长夜将明。
第87章 王心甚慰
胜利的狂喜之后,朔州城并未立刻恢复往日的喧嚣,而是陷入了一种疲惫却充满希望的修复期。
战争留下的创伤需要抚平,但更令人振奋的是,那场曾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于头顶的瘟疫,也终于显现出了被控制的迹象。
得益于早期坚决的隔离措施、楚玉衡整理提供的有效药方,以及后续源源不断的药材供应,隔离区内的新增病患数量开始显著下降,康复者日渐增多。
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渐渐被草药苦涩却充满生机的味道所取代。
医官们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真正的笑容。
希望,如同春风,悄然吹遍了朔州城的每一个角落,融化着战争的冰雪与疫病的阴霾。
这一日,天气晴好,久违的冬日暖阳洒满庭院。
萧彻正与楚玉衡在暖阁外的小院里散步。楚玉衡的身体依旧需要仔细将养,但气色已比前些时日好了许多,裹在厚厚的狐裘里,安静地听着萧彻讲述战后安置与城防修缮的进展。
萧彻小心地扶着他的手臂,步伐放得极慢,目光时不时落在他沉静的侧脸上,满是化不开的温柔。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迟缓却异常沉稳的轮椅轱辘声由远及近。
萧彻和楚玉衡同时循声望去,只见朔州王萧远山,竟由亲卫推着,亲自来到了这小院之外!
他依旧坐在轮椅上,膝上盖着毛毯,脸色仍带着病后的苍白,但那双总是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却明亮有神,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近乎激动的光芒。
“父王!”萧彻连忙上前行礼,语气带着惊喜。
他知道父王身体一直在缓慢好转,却没想到他会亲自过来。
楚玉衡也微微一怔,随即敛衽,恭敬地行礼:“王爷。”
萧远山摆了摆手,目光先是落在儿子身上,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
看到萧彻虽然清瘦了些,眉宇间带着征战后的风霜,但眼神明亮,脊梁挺直,周身散发着一股经过血火淬炼后更加沉稳坚毅的气度,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骄傲。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了楚玉衡。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之前的审视与评估,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与……激赏。
“好,好,都好。”萧远山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舒畅,“这一仗,打得苦,但也打得好!打出了我朔州军的威风,更打出了我朔州的骨气与人心!”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萧彻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嘉许:“彻儿,你做得比父王想象的还要好!临危不乱,调度有方,身先士卒,不愧是我萧家的儿郎!”
萧彻心中激荡,躬身道:“皆是父王教导,将士用命,百姓同心之功,儿臣不敢居功。”
萧远山点了点头,又看向楚玉衡,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楚家小子,你,更是功不可没。”
他缓缓道:“你提出的‘安内惑外’之策,老夫已尽数知晓。稳定民心,瓦解敌军,此乃决胜千里之谋!若非此策动摇敌军根本,使我军得以支撑至其自溃,朔州之局,危矣!还有你在疫病之中,不顾自身安危,献策出力,稳定后方……你很好,非常好!”
这番赞誉,出自一向威严深沉的朔州王之口,分量极重。
连一旁的萧彻都感到有些意外,随即心中涌起一股与有荣焉的喜悦。
楚玉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高度肯定,微微垂首,语气依旧谦逊从容:“王爷谬赞了。玉衡不过是尽了绵薄之力,略尽本分而已。真正浴血奋战的,是世子与前线将士;不眠不休救治伤患的,是医官与自愿相助的百姓。朔州能渡过此劫,是上下同心之果。”
他不居功,不矜伐的态度,让萧远山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他看着眼前这一站一立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他寄予厚望、已然能独当一面的儿子,一个是智谋深远、心性坚韧的未来……萧远山心中长久以来因伤病和局势而积压的阴郁,在此刻一扫而空。
他仿佛看到了北境萧氏更加广阔的未来。
“都不必过谦了。”萧远山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真正舒心的笑容,虽然浅淡,却驱散了他眉宇间多年的沉疴暮气,“经此一役,朝廷短时间内当无力再犯。我朔州,总算争得了这喘息之机!此乃天大的喜事!”
他看向萧彻,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带着更深的托付:“彻儿,后续的安抚、赏赐、军备整顿,你要亲自抓好,务必做到公允,不负军民此番血战之功。”
“儿臣遵命!”萧彻肃然应道。
萧远山又对楚玉衡温和道:“你身子还需静养,切莫再过度劳心。往后,这朔州的大小事务,恐怕还要多倚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