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2章(1 / 2)

【朱元璋:后世之人应不会愿意成为城户。】

朱元璋看懵了。

按秦念这个算法,当农户远胜城户,何必非要在城镇购买房屋?

【秦念:农村房屋只允许盖在政府批示的宅基地上,不得侵占耕地,且有面积限制,违规不仅重罚甚至会入刑。城户没有限制,想买多大的房子都行,但拖欠房产税两年就会被政府拍卖房屋,价高者得。】

【朱元璋:原来如此。】

朱元璋算是看明白了,秦念这是在逼迫权贵豪富入城。

城房允许“一定面积内免税”,这应是照顾工匠和小商贩等,这些人不必每年交房产税。

农房有面积限制,若有权贵豪富胆敢于农村违规建房,轻易就可查处。

【赵匡胤:若有豪富让奴仆伪装为农户获取土地,亦或以债务迫使农户的子女将土地租赁给他,又当如何?】

赵匡胤早就发现这一问题。

但朱元璋先问户籍一事,故而赵匡胤等此问结束之后才加以询问。

【秦念:一、后世只允许奴隶转民,不允许卖身为奴,活不下去可以找官府,官府会安排工资不高但足以活口的工作;二、只有继承遗产才需要继承债务,父母债务多于遗产,子女可放弃继承。】

【赵匡胤:若是有人欠债不还,又当如何?】

【秦念:债权人不得以任何私刑追债,应申请官府强制拿债务人农村住房、土地和生存必需品之外的财产抵债。可多次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怎么都还不上——借钱出去就要考虑对方有还不起的风险。】

【赵匡胤:此话有理。】

赵匡胤只觉豁然开朗。

防止权贵豪富私蓄家奴兼并土地的最佳方式,实则就是保障底层百姓的生存所需。

若遇到天灾,官府应以工代赈。

若百姓将土地租赁出去,无地又无收入,也可以受政府雇佣以力役赚钱。

何需卖身为奴?

【刘彻:后世异族奴隶很多?】

刘彻惊疑不定。

秦念时期,西、北皆敌,东面为海,唯有南方可去。

就这样,秦念居然还能严格限制本族奴隶?

【秦念:这倒不是。后世人口太多,不能引入太多异族奴隶。】

嘉庆年间,华夏人口都奔四亿去了。

秦念估摸着就算是改朝换代会失去很多人口,也不会低于三亿。

就这个人口总量,以她的人设肯定不会再引入太多异族奴隶。

【刘彻:……】

看到刘彻突然的沉默,秦念想了一会才意识到他究竟是在问什么。

这实际上问的是禁止卖身为奴后,奴隶数量不足。

这个同事的扮演很符合封建主的人设。

【秦念:后世权贵豪富若是需要人服侍,可以签合同雇佣百姓,按日或按月给付工资。这种雇佣属于服务业,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雇主囚禁或伤害雇工按律法处置。】

【刘彻:竟是如此!】

如此一来,权贵豪富则难以蓄养忠仆私兵。

想必这才是秦念的目的。

刘彻越想就越觉此道可行!

【秦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还应不断降低农税。等到商税完全覆盖农税还有富余时,农税就该变成农补。】

【刘彻:农补?】

因天幕之故,刘彻“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正是因为理解,故而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秦念:工商业服务业永远比农业轻松,待粮价足够平稳,农民也更愿意放弃土地从事其他行业,这个时候就该反过来补贴农民,种地越多补贴越多。】

【刘彻:!!!】

此刻刘彻似乎理解秦念为何不愿详说她所在时期的天下为公。

只是这“农补”之说,就已经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即便是孔子想象中的天下大同,也不会包括国家给农民补贴!

【嬴政:若农民尽皆弃地,粮食从何而来?】

嬴政本以为粮食增产就再无饥荒之忧,无需抑制工商。

可工商业得以发展之后,农民居然需要补贴才愿意务农。

若是没有补贴,岂不是无人种地?

【秦念:那就改为国家花钱雇佣百姓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再卖给百姓。只是这时的农民无需担忧粮食贵贱也不必担忧减产,领工资务农也可以视作工人。】

【嬴政:……】

嬴政本能地不喜“国家花钱雇佣百姓”这一说法。

大秦国贫。

他清楚秦念所言指的是国富之后的大秦应当如此,但穷人难以想象富人的生活。

治下是贫秦的嬴政,也想象不出富秦是如何治国。

【刘彻:后世已至于此?】

【秦念:正在朝计划努力,进度尚在降低农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