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34节(2 / 2)

值得重用。

【秦念:老赵身为宋朝最能打的武将,经常需要在外亲征,就只能培养弟弟赵光义。】

【秦念:在这种乱世,若是让不到十岁的儿子赵德昭监国,他可能前脚出征,后脚京城就有将领兵变。】

【赵匡胤:光义留守开封,则后方无忧。】

赵匡胤还是忍不住为弟弟说话。

他心知如今已立德昭为太子,待德昭即位,很有可能重演“天幕”之事。

想要保下弟弟的性命,承认弟弟的功绩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刘彻:于是赵光义借此掌控京师,待赵匡胤有易储之念时,就杀兄篡位?】

刘彻总算有些理解赵匡胤的行径。

原来是这样的乱世,赵匡胤是不得不让赵光义掌权。

赵光义若是无权,就镇不住京师。

但尾大不掉,待子嗣长成,赵匡胤欲要易储时,杀兄篡位就是赵光义唯一的活路。

【刘彻:若是如此,赵匡胤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赵匡胤正处于开宝八年,开宝九年就会为赵光义所杀。

如今秦念提前点出赵匡胤之死,赵光义难道不会提前动手?

刘彻倒不是关心赵匡胤,他纯粹就是看热闹。

【秦念:不至于。军队多是老赵的死忠,只是宫内被赵光义渗透成了筛子,连亲信宦官王继恩都是赵光义的人。】

第76章

【赵匡胤:?】

【刘彻:嗤。】

王继恩惊恐至极, 连声求饶。

然而赵匡胤偏爱赵光义,舍不得动他的弟弟,却不会对一个宦官心软。

下令诛杀王继恩之后, 赵匡胤看向满脸惊恐的光义,终究还是不忍。

与其审问弟弟,不若将宫内侍人放出宫,尽数更换。

“多是老赵的死忠”。

赵匡胤也没忽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军队内部可能有赵光义的人。

宫内的诸班直也得调换。

【秦念:老赵,你死的时候,朝堂那是一片平静,没人质疑你的死因。】

【秦念:当然,主要原因在于你没给赵德昭实权,是个人都看得出他没资格跟赵光义争皇位。大臣若真质疑, 只会让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得更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