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提出:“您看,能不能让我们也和其他几位小姐一样,先回家去休养一阵子啊?”
关小草的那三个舍友说是回家休养,其实听她们家里的意思,是都不打算再把女儿送回来了。
不然万一再被吓出个好歹,难道他们还敢去找同安公主负责吗?
惹不起,躲得起啊。
话音刚落,蒙在被子里的关小草突然喊出声:“我不回去!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胡敏娘气的隔着被子打她,“你这个犟种,呸呸呸,不许说晦气话!”
燕宜起身走到房间北边,吱呀一声推开窗子。
窗户后面是一棵高大的老榕树,树荫如盖,森森清凉。
但若是到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难免显得有些阴森。
沈令月也走过来,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看,“难道是有人恶作剧,敲了门就翻身躲到房顶上?”
轻功好的人应该都能做到这一点。
“动机呢?”燕宜问她,“为什么闹鬼的只有这间学舍,‘鬼’针对的究竟是谁?”
沈令月转了转眼珠,“可能是……不想让云韶女学继续办下去?或是有人看同安公主不顺眼,给她使绊子?”
只要云韶女学闹鬼的事情一传开,有心人很快会联想到前身废王府的旧事。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富即贵的出身,谁舍得让自家女儿姐妹置身险地呢?
只要学生们一个个退学回家,那云韶女学自然也办不成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
燕宜轻轻点头,又问桃李:“发现闹鬼以后,你们就没派人在外面蹲守一下,没发现什么可疑人物吗?”
桃李生怕二人误会她办事不力,连忙道:“派了的,我安排人在学舍外面整夜守着,可是都没有可疑之人靠近啊。”
别说是可疑之人了,外面压根连个人影都没有,但屋内还是能听到邦邦邦的敲击声……这不是闹鬼是什么?
别看桃李已经竭力遏止流言扩散,但好几个被安排值守的丫鬟仆妇都被吓得不轻,回去后一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根本拦不住。
她也是实在控制不住了,才不得已禀告了同安公主,请她决断。
燕宜回头看了一眼,关小草已经被胡敏娘哄出了被子,小兔子似的靠在她怀里,又勉强喝了几口粥。
胡敏娘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瞧着干练爽利,姑嫂间的情分也不似作伪,十分关切忧心。
“让小草好好休息吧,我们先回去了。”
燕宜开口,三个人便离开了学舍,去见同安公主。
“查的怎么样了?”同安公主见到沈令月和燕宜立刻问道:“难道真有鬼魂作祟?”
“还不确定。”燕宜摇头,又对同安公主说:“殿下可否让我们今晚留下来,在闹鬼的学舍外面蹲守?”
“我当然愿意了,只是这样会不会委屈了你们?”
同安公主道:“这里又不缺人手,你有什么想做的吩咐她们就行了。”
燕宜却摇摇头,坚持道:“我有些猜想,需得亲自验证,旁人恐怕帮不上忙。”
沈令月领会到她的意思,也跟着点头,“没错,就让我和大嫂自己来吧。”
要说有什么是只有她二人才能做到的,便是她们俩都不信这世上真的有鬼。
因为不相信,所以无所畏惧,更能接近真相。
“好,云韶女学的未来就交给二位了。”同安公主神情严肃,“闹鬼之事必须彻查清楚,速战速决。”
她让桃李给二人俩准备一间干净的厢房休息,养精蓄锐。
出门后,燕宜问桃李:“你对关小草的大嫂了解多少?”
“胡敏娘吗?我和她来往不多,也就关小草入学的时候帮了她一把,反正膳堂总归是要招工的,后来还安排了其他几个外地来的学生的家里人进女学做工,多少也是一份补贴。”
桃李回忆:“她在膳堂干的还不错,人挺机灵的,会看眼色,和其他人都处得不错,听说膳堂的厨子还有意培养她做帮厨,想教她厨艺呢。”
帮厨和杂工可不一样,学会厨艺,也是一项安身立命的手艺。
燕宜点点头,又问:“我看她年纪也不大,嫁进关家没几年吧,就这么抛下丈夫跟关小草来到京城,家里人没有意见?”
桃李耸耸肩,“她和关小草都是包吃包住,攒几个月就把工钱托人送回去,家里还能有什么意见?”
她没去过关家,但据其他出去招生的人形容,关小草所在的那个村子真是太穷太偏了,要不是她们在山里转悠的时候迷了路,都未必能找过去。
而关家也不用说的,穷的叮当响,家里十几张嘴,守着几亩薄田,能勉强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怕是一年到头都没见过银子长什么样。
因此桃李十分不理解当初关家人拦着不让关小草进京——家里少了两个吃饭的人,又多了一笔进项,这不是净赚吗?
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