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1 / 2)

眼见被发现,江忆安没有扭捏,乖乖地把手从后面拿出来,将那张被攥得有些发皱的纸递过去。

许一没有接,只是低头看了一眼,发现上面整齐地写着六个单元的单词和一篇英语文章。

江忆安的字非常漂亮,笔画之间没有连笔,几乎和印刷的一样,让人看上去就觉得神清气爽。

想必是自己私下练过,空白的纸上画着一道浅浅的横线,每一个单词都写得恰到好处,挑不出一点错误,甚至连位置都像是经过精心测量。

许一看着能写出这么漂亮字的那只手,苍白瘦弱,骨指分明,她问:“可以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吗?”

江忆安收回去:“可以。”

于是,她就趁着离瓦罐小学放学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快速且流畅地背完了。

空气再次安静下来,许一从始至终没有看过那篇文章,只是听江忆安背了一遍,一时间也没有再说话。

江忆安只能站在原地默默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放学的铃声在身后响起,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宁静。

急促的下课铃持续了十几秒,不一会,校园内喧闹声响起,像是和眼前的人一样,催促着许一,等待她的回答。

“来了多久了?”她问。

江忆安有些迷茫地看她,显然对这个问题有些无措。

许一看着陆续从教室里跑出来的学生,没有再问下去,而是说:“明天早点来。”

江忆安一下子愣住,但很快反应过来,不过,等她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那人已经走出很远。

这时,陈俊杰已经背着书包出来,看到她有些出神地盯着远处,不满道:“那是我的老师,你不许看!”

江忆安懒得和他解释,收回目光就往回走。

陈俊杰只能小跑着才能跟上,背上的书包一癫一癫:“你慢点!”

第二天,江忆安如约来到瓦罐小学。

她不知道许一口中的早点来是要多早,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她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此时,瓦罐小学内静悄悄的,门口一个人也没有,算算时间,应该是在上最后一节课。

这次,江忆安没有和往常一样,而是找了一块比较明显的地方,靠在墙角做题。

但是,几分钟之后,她从试卷中抬起头,读了好几遍题目,发现读来读去一个字都没有吸收进去,反而导致自己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

期间,她已经无意往门口瞥了好几眼,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漫长。

她没有手表,不知道其实才过去五分钟而已。

最终,看着手中的空白试卷,上面只写了一个“解”字,后面连公式都写得潦草,江忆安无奈叹了一口气,不甘心地将卷子叠起来放进口袋中。

……

时间又过去五分钟。

“为什么这么急躁?”她自言自语,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好笑,但也终于等不住,站起身,往学校里走去。

瓦罐小学建立于十五年前,学校规模不大,甚至可以说占地面积很小,几乎与农家院子无异。

学校门口正对着的是升旗台,今天周一,早上刚升了旗,听着耳边五星红旗在风里猎猎作响,让她想到自己曾经每周一也站在人群里,唱着国歌,敬礼,仰头望着五星红旗渐渐升上去……

出神间,身后一道女声打断她的思绪,“同学,你知道老师办公室在哪吗?”

江忆安回过头,吸了一下鼻子,下意识抬手指了一个方向:“在那边。”

“谢谢啊。”女人道了谢,便带着自己的孩子匆匆赶过去。

看着一大一小离开的背影,想到自己刚刚下意识的反应,她一下子愣住,随即苦笑一声。

绕过旗台后,面前一间间平房便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她没有过去打扰,而是凭借模糊的记忆走到了公示栏前。

公示栏看上去很久没用了,边框上的红漆都已经掉光,上面覆盖了一层斑驳的铁锈,玻璃看上去也有些脆弱,里面的照片已经被晒得几乎褪色。

公示栏一共有三个,现在只有一个幸存,上面贴着前几天的新通知。

她走到那个废弃的公示栏前,视线一点点在上面扫过,最终,目光锁定在了第一张照片上。

照片里,11岁的女孩留着长发,被母亲用各种颜色的皮筋整齐地扎在脑后,露出一张小小的瓜子脸,脸上还带着婴儿肥,手里拿着一张奖状,面对镜头的时候有些拘谨,但还是挡不住眼底的开心。

如果没有记错,照片下面应当还写着三个字:江忆安。

江忆安看着小时候的自己,淡淡地笑了笑,这张照片是她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特等奖学金时拍的。

七年前,张博遥被调下来当校长,是瓦罐小学最兴盛的时候,那时,学校建成不过几年,方圆十几里地内风光无限,几乎附近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

江忆安第一次拿着奖状拍照,母亲在摄影师后面鼓励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