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1章(1 / 2)

这场意外令帝国本就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数天后,财政署新修订的能源税收法令被正式通过,以其波及范围之深广,和令人匪夷所思、前所未有的奇高税率,顿时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怨声载道。

与此同时,几乎是前后脚,一份崭新的、之前从未有人听说过的报刊横空出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了大街小巷。

“……于是那些没有任何私有财产、不曾享受过被上等人称之为‘煤精’的小石头带来的任何好处的普通平民,成为了这场荒诞可笑的债务危机的首要责任人。他们莫名被判处苦役,只是因为他们白天要用木柴烧饭,夜晚要用煤油点灯。”笔者在最震撼人心的头版头条中如此冷峻而激烈地评论道。

从未有人如此清晰易懂得向下等人介绍帝国转嫁危机的具体运作机制,也从未有人将普通百姓的愤懑与委屈表达得如此酣畅淋漓。起初只是三俩人瞥见大标题后好奇地驻足,但是很快,报刊亭前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拥挤,甚至出现了买报人排满了几条街的盛况。

就算奥肯塞勒学会慷慨解囊,首刊的印数并不算少,可是很快第一期便被卖断了货。报刊亭的老板乐开了花,开始有人从垃圾桶里翻找二手报纸,机灵的报童满大街乱窜,只要有人提供一枚铜币,便将剪下的《黎民报》一期头版文章给人看上一眼。

“一场前所未有的、针对平民的盛大华丽马戏”“被施加了蛊惑法术的文字”,同行报刊如此酸溜溜评价道,甚至开始有报纸特意开辟专版,逐字逐句地对《黎民报》刊登的几篇政论文章进行攻击谩骂,结果当晚当家主编便被街头混混打了闷棍,第二天上班时鼻青脸肿的。

“诺瓦”这个名字彻底出名了,读者信件如雪花般飞来,几乎淹没了白塔大学的传达室,其中不乏些字母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来自于初学者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

起初教授还能逐一回复,但很快他便发现,仅凭自己的双手,绝无可能完成这一工作。于是他干脆重新规整了下一期报刊的板面,开辟出读者专区,准备挑选出部分读者来信张贴上去并做回复。

而他的老师德尔斯·拉伯雷正是此时找上门来的——要知道从《黎民报》的开创定刊到首刊的出版,包括和学会之间的交易,诺瓦完全是瞒着对方的,甚至为了不露馅,不惜去找猫头鹰,寻了个交流会之类的理由令老爷子暂时离开了白塔大学。

瞧见恩师的苍苍白发,和那双与年龄不符的锐利眼睛,某人终于后知后觉地莫名心虚起来。

第89章 宣告

现在的角度诺瓦看不清老师的脸,老人像一块沉默的礁石,凝望着快要被无穷无尽的纸堆和书信淹没的年轻人。

他的学生坐在书桌前,又瘦了许多,突出的骨头锋利得扎人手,脸侧却被光线映照出一层细小轻软的绒毛。

年轻人站了起来,绕开纸堆,靠近了他,对方看起来罕见的有些不知所措。拉伯雷自认了解自己的学生——洞察万物,偏偏对他的同类一窍不通。

德尔斯·拉伯雷一生未婚,也没有子嗣。曾被整个帝国追捧为“先知”的神学家老了,他这漫长的一生中最为之骄傲、也最放心不下的,唯有这个绝不擅长讨人喜欢,甚至迫他时时挂念忧心的学生。他既希望对方能继承他的衣钵,又希望他不沾灾祸,平安一生,现在这二者看起来却是越发不能共存了。

——他那视若亲子的学生,头也不回地走上一条注定满是血与泥的道路。

“……老师。”诺瓦隐隐有些不安。

老爷子要是气得挥舞拳头,吹胡子瞪眼要揍他,他都有办法应付,但对方只是用一种复杂难言的眼神望着他,像一尊衰朽已久、结着蛛网的雕像。

“孩子,我知道我无法阻拦你,但是我要你再仔细地想一想,”老人沙哑而疲惫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当你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因你而死,当你众叛亲离,当你在疾病与贫穷的胁迫下一辈子东躲西藏,甚至在牢狱中苟延残喘着,满怀恐惧地等待如何结束被众人唾骂的一生……那时的你会再一次回想起今天,你是否会后悔自己此刻的选择?是否会怨恨我这个糊涂懦弱的老师,为何没有在此时及时将你拦住?”

“……我为什么会怨恨您?”年轻人的眉头皱得很紧:“流血是一切变革的必然代价,哪怕是我自己。况且皆是我思考得来的选择,这完全和您无关。”

“……”

“老师?”

望着老人疲惫阖上的眼睛,诺瓦下意识上前一步。他想要分析对方脸上的微表情——但是那些代表着悲伤的符号阻遏了他的大脑,令他无法继续辨析肌肉的走向和皱纹的起伏。

“……流血是变革的必然代价,哈。”老人苦笑一声,从未弯下的脊背此时竟显得有些佝偻:“所以你就将我这糟老头拒之门外,令我耳聋眼瞎?”

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诺瓦隐隐觉察到,他似乎伤害到了他的恩师。

不,他想辩解,尽管他多次迟疑过,但正如他曾如此责备这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