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2章(1 / 2)

荣阳大概从来没有说过这么讲道理的话。

反正李暮歌是没从她嘴里听到过,现在听起来还算中肯,有理有据,原来荣阳会讲道理啊。

以前不讲道理一味嚣张,是觉得别人不配听她讲道理吗?

李暮歌不语,只一味地在心里蛐蛐荣阳。

皇帝在家事上没什么立场,在国事上也日渐糊涂了,他年轻时候心气足,什么都想争一争,看见不顺眼的就想管一管,以太|祖皇帝为目标,兢兢业业地扮演明君。

上了年纪之后,就开始只爱看“大团圆”式结局了,像是李暮歌看小说,小时候看虐文还挺带劲,大了真看不得一点儿虐。

此刻皇帝听了荣阳的话,愤怒的情绪便被驱散不少。

如果李暮歌现在站出来,继续添油加醋,皇帝很可能会重燃怒火。

李暮歌站出来了。

她开口了。

她说:“父皇,当时五皇兄确实醉的糊涂了,三皇姐所言不错,醉酒之人说得浑话如何能当真?而且五皇兄平日里最是孝顺父皇,敬爱太子,他怎么可能有造反之心呢?想来是一场误会,三皇姐,十四刚刚说错话了。”

李暮歌完全是向着荣阳说了一段话。

皇帝认为要造反的人是魏王,魏王都死了,真坐实他造反一事,又能有什么结果?

对荣阳来说不痛不痒,只要西北军还在边关一日,贵妃和荣阳便会在皇帝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且比起让皇帝下手杀荣阳,李暮歌更想自己亲自动手。

她觉得,亲自动手的感觉好极了。

荣阳不知道李暮歌要干什么,反正无事献殷非奸即盗,她冷哼一声,没有顺着李暮歌的话说下去。

皇帝冷静下来,但怒气未消,对魏王印象大跌,“你上书将魏王葬入皇陵的折子,拿回去吧!魏王年岁不足,尚算夭折,依祖制,不可葬入皇陵。”

“父皇!五弟马上就要二十了,只差不到半年,求父皇开恩!”

荣阳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无情,魏王都十九了,还对外说是夭折,这话谁信啊!

“荣阳,你要违抗君命吗?”

皇帝并不想在百年后看见让他不舒服的儿子。

李暮歌在旁边,心情大好,第三次皇陵清除计划,成功!

这才是李暮歌一开始的目的,她如果不说刚刚那段话,难免皇帝心软,开口破例,毕竟魏王距离二十岁太近了。

入皇陵几乎是每一个皇室宗亲的执念,如果不能入皇陵,那就等于被皇帝抛弃了,日后皇帝祭祀,再也没有他们的身影。

李暮歌作为一个死后想把自己骨灰烧成粉钻的现代人,不理解古人对宗族,对死后事的执念,不过她尊重,并且她会用顶格配置来对付她的敌人。

敌人在乎的,她一定要毁掉。

荣阳又求了皇帝几句,最后皇帝不耐烦,直接将赶了出去,李暮歌跟着一起离开紫薇殿,路上荣阳和李暮歌两人一起走,谁都没说话。

李暮歌发现,她不是很了解荣阳,今天荣阳的反应和她推测中的反应相比,相距甚远。

例如此刻,她觉得荣阳很可能会对她破口大骂,阴阳怪气她,又或者是直接动手。

谁知一路沉默,直到分开,荣阳都没有搭理过她。

这是要将沉默和无视贯彻到底?

李暮歌看着荣阳离去的背影,终于确定,荣阳真不打算说话了。

自闭了不成?

“殿下,殿下您可算是出来了,荣阳殿下可为难您了?”

苦等在紫薇殿外的翠玉一看见李暮歌,里面迎上前来,小心问候,生怕李暮歌受了委屈却不说。

“并无,三皇姐很讲道理。”

翠玉听了这话,还以为李暮歌说错了,她啊了一声,一脸疑惑。

“你没听错,三皇姐刚刚进去,与本殿下和父皇,讲了好多道理,可惜父皇怒气未消,五皇兄是不可能入皇陵了。”

李暮歌这一段话,好像是站在第三视角,阐述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李暮歌的话公正性拉满,翠玉却更听不懂了。

“殿下您说得,是荣阳殿下吗?”翠玉还是没法想象荣阳公主讲道理的场景,见李暮歌真的没事,她松了口气,将不相关的人抛之脑后,“只要殿下无事便好,娘娘可担心了,连六殿下都从宫外赶回来了,此刻娘娘和六殿下都在梧桐殿等着呢。”

“既然母妃和六姐都在等我,那就赶紧回去吧,父皇心情不好,大理寺应该很快就会结案了,五皇兄年纪轻轻,真是可惜了。”

李暮歌说着,抬腿往梧桐殿走,长长的台阶,一步步向下,看着空旷的广场,李暮歌心情甚佳。

连带着去见良嫔和六公主的脚步都变得轻快很多,因为她知道,梧桐殿等着她的是好东西。

“谁说不是呢,没想到魏王殿下会这么年轻就去了,可怜了五王妃还有小世子啊。”

翠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