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南叶从未被如此热情对待,有些手脚无措。
陆柘景微微侧身,挡住少年身影。
掌柜见了往后退了几步,脸上依旧挂笑,“两位公子想要什么样式的衣服,这些是我们铺子刚做的。”
掌柜取出成衣铺桌上,“这些都是绣娘昨日才绣好的,公子瞧瞧可有喜欢的。”
衣服都是寻常料子,对襟样式,颜色是时下流行的浅色。
陆柘景点了件浅青长衫,又点了件玄色长衫、黑色长衫,和一件嫩黄长衫。
“这些作价几何?”
掌柜脸上堆满笑容,“这位公子,这些都是县里新样式,咱们南水镇还没有公子穿,公子穿上一定玉树临风,我见公子喜欢,四套一两银,公子意下如何?”
成衣比布匹贵,陆柘景不会女红,余南叶倒是会缝缝补补,只是针脚乱还稀,做出来的衣裳勉强能看。
身上的衣服得卖了,只有挑成衣,直接穿,总不可能穿一身中衣出去。
第13章
余南叶还没反应过来,就听阿景说:“掌柜的,还有别的布料吗?”
掌柜看陆柘景穿着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只可惜他这里只有成衣没有布匹。
陆柘景听闻,问道:“掌柜这里可能典当衣服?”
掌柜不动声色打量陆柘景身上料子,上等锦缎,别说整个县城,就是整个南州府都没有。
这样的好料子,只能都城有。
光料子就要价值千金,更别说绣工如此了得的袍子了,稍一修改,又是崭新一件。
掌柜已经再算能买多少,他尝试开出二百两银子收购。
本以为陆柘景会拒绝,没想到对方微微皱眉就同意了。
“可以。”
余南叶听得张目结舌,他长这么大,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
那可是两百两!
陆柘景不甚满意,他这一身没个千两做不出来。
只是南水镇不是富裕大镇。
镇上富人不多,只能卖出这个价。
他让掌柜将二百两换成一张百两银票,一张五十两银票,和五十两碎银。
掌柜自觉理亏,没收成衣银钱,还多送了两身衣裳给陆柘景。
陆柘景也不客气,一一收下。
余南叶跟着阿景恍恍惚惚出了成衣铺。
这么会儿功夫,他们就赚了二百两银子,还白得了五套成衣。
苎麻和细麻都不便宜,村里人只能置办些粗布,哪里穿得起细麻。
细麻又叫缎布,是城里人穿的。
少说也要二两银子一匹,更别说成衣了,只会更贵。
陆柘景看少年晕乎乎的,好笑的同时又生出细细密密的疼惜。
他下意识拉住余南叶手腕,带人去了对街布行。
如今有银钱了,该是重新置办床褥,再打造一张木床。
木床不用太宽。
不能再让少年打地铺。
原本他想多修几间青砖瓦房,只是到时他便不能和余南叶住一屋。
翻新屋子,再修间灶屋耳房即可。
他失踪许久,他们也会找来。
这些日子他留在这里,过几天安稳舒心的日子。
余南叶被带着进了布行,忙道:“有衣服了,不用买布料。”
店里伙计见陆柘景穿着时下流行的款式,布料也是好的,手上又提着包袱,知两人手上不差钱,立马热情招呼。
“两位公子想要什么料子?”伙计热情道,“咱们布行是镇上最大的,县里和府城时兴的料子也有。”
按陆柘景的想法,少年才三身行头显然不够,但如果自己再扯布料做衣服,少年怕是不同意。
他只能跟伙计说要棉麻,又对余南叶解释作褥套。
想到家里吴婶拿的褥子,虽不硬邦邦,但也不柔软,这个时节盖夜里有些偏凉。
他以为是阿景睡不习惯,便没有阻止。
光是买布料就花了近二两银子,又找到镇上压棉花的店,要了十二斤棉花,花了三百六十文,加上人工费,共给了三百八十文。
店家看他们东西多,拿出一个大布袋套上。
陆柘景见东西实在太多,还要买锅碗瓢盆,雇个驴车。
将东西搁驴车上,又和余南叶去定做砂锅和一些碗筷,才去瓦行置办青砖和瓦片,在店家推荐下找到镇上建房的好手,谈好价格,给了二成定金,便带着余南叶逛了逛。
去糕点铺包了些点心。
都是铺子好卖的,像桂花糕、梅花糕、桃花酥、马蹄糕、千层糕。
陆柘景每样要了些。
速度之快,余南叶都来不及阻止。
三香斋的点心是镇上卖得最好的,价格也不便宜,一样拿了几个就花了近一两银子。
要知道好多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挣五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