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上去:“殿下?殿下!——”
“…………”
太子昏迷到晚上,终于醒来,他没有多少咳嗽,身体也只是低热,看起来只是低症。
袁刺史在一旁焦急地来回踱步。
完了完了,殿下已将书信送出去,圣上会知道一切。
本来殿下给了他将功补过的机会,若他好好配合治疫,日后殿下自会为他向圣上美言。
现在殿下病倒,如果在定州丢命,他被贬谪事小,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事大啊!
袁刺史召集了全城的出名大夫,生怕太子在自己地盘上没命。
此刻,十多个大夫吵吵嚷嚷。
“按照温病治疗,柴胡二两,陈皮一两,川穹……”
“错了错了,应当以伤寒论处,麻黄半两,桂枝一两,杏仁二两……”
于清浅戴上自制口罩,与太子一帘相隔。
“殿下,您醒了,感觉怎么样?”
太子轻咳两声,还能正常说话:“无碍,娘子莫要靠近。”
在他昏迷的时间,于清浅想了很多。
【金丝并不能抑制病毒,只能从物理层面干扰。温左能醒来,是因为疫病导致休克,而金丝通过特殊“手术”将他从休克中救回来。】
【这个病似乎挑体质,潜伏期1-10天。
那天我让文宝练习《残金剑卷》,结果他只有四颗小芝麻,金丝不足强行练功,导致昏迷、身体虚弱。
在免疫力最低的时候,被还没有发病的温左照顾了一晚上。】
想明白后,于清浅很是愧疚:“殿下,都是臣女的错。”
一旁的袁刺史听得头晕目眩。
什么病毒、物理、手术、潜伏期?这位神女在说什么东西?
太子:“与娘子无关,娘子莫要自责。”
闻言,于清浅更是内疚。
出了事后,她趁他昏迷的时间翻阅病例,总结症状。
“殿下,臣女出去打听,发现这病是一种呼吸急症,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播,体弱者易感。
染病者往往因为休克而亡,若侥幸没有休克,也没有感染其他并发症,综合治疗,便有可能好转。”
【大多人都休克了,民间大夫很难急救,致死率高达五成。】
一旁的袁刺史依然云里雾里,只听到五成的致死率,心中惊骇。
大夫们则两眼放光。
“原来如此,难怪我治着治着,有人突然就没了,有人莫名好转,丢命的正是四五成!”
“原来是通过唾沫和粪便传人,老夫还以为病邪无处不在。”
太子见她专注的模样,被莫名吸引。
于清浅想起上辈子的经验:“任何疫病,要么高致死率、要么高传染性。
此疫如此致命,正说明传染力度低,只要切断传染源、做好防疫,防止扩散全国,应当能治疫。”
一位老大夫忍不住急切问道:“这是什么说法?”
于清浅绞尽脑汁说得通俗易懂。
“因为疫病通过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病邪传播,这种病邪依靠人的生命而活,它在死人、物品上反而活不了多久。
高致命率,人发作得快,病邪存活不了多久,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传给别人。”
大夫们恍然大悟,纷纷用笔记下。
她顿了下,继续说道:“病邪在低温下更易存活,眼下已经入秋,等到入冬,恐怕……”
【有一场硬仗要打。】
大夫们呼吸一滞。
于清浅看着一帘之隔的太子,又担心又心虚。
【如果那天没让文宝练功,也不会感染。他现在一定很不舒服,还有这么高的致命率,怎么办啊?】
隔着帘子,太子心中升起一种奇怪的兴奋。
神人在为他担心。
“娘子别担心,只是孤有一事相求。”
于清浅上前一步:“你说……”
“别过来,咳咳咳……”
“殿下!”于清浅更是内疚,“您说什么臣女都……”
里面扔出一张太子令牌和官印:“孤如今身子不便,日后娘子便代孤行事。”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