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8o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33节(2 / 3)

人是冒充的,但是却没有证据。

对方一口咬定自己才是李可染以及李可染的舅舅舅妈,他们有录取通知书,还有户籍证明,所以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首都师范还真是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最重要的是,现在还不能打电话去当地部门查询,因为这样的话很可能会走漏风声,然后被人消除证据。

首都师范这次是想要把参与冒名顶替这件事的人,不管是当事人还是当事人的保护伞都要一网打尽,而不仅仅只是抓几个当事人了事。

稍微一想就能知道,没有当地有权势的人从中做手脚,怎么可能会有冒名顶替,而且还是冒名顶替的首都师范的学生。

能够更改学生档案,截流学生通知书,那么就说明对方在当地肯定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如果只是普通人,最多也就敢冒充一般的大学生。

如果首都师范现在让人大张旗鼓的去查,那肯定会让对方有所准备。

现在的情况,只要证明谁是真的李可染,那么警方就可以把假的李可染一方给拘留了。

然后首都师范这边会把事情上报上去,引起上面的重视,然后让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去调查这件事情,这样才不会让参与冒名顶替这件事的人逃离法外。

所以李可灼提出让两个李可染考试,就能让警察把假的李可染一方拘留起来。

很快,首都师范就拿出了一套试卷让两个李可染答题。

中年夫妇有心想要阻止,但是面对警察,他们根本阻止不了。

最后,在首都师范领导的监督下,李可染再次考出了好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而那名冒充李可染的少女,或许是紧张的原因,成绩却考的一塌糊涂。

通过这件事,最后以假李可染一方被警方拘留为止。

在处理了这件事后,李可灼给李可染留下足够的学费后,就买票回家了。

回到家后,李可灼把李可染已经在首都师范上学的事情,以及冒名顶替的人已经被抓的事情告诉你全家人。

听到女儿已经在首都师范读书了,胡艳玲高兴的哈哈大笑。

并且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很多人对此半信半疑。

然而很快,几天后就有警察来村里调查了,他们拿出了两张照片让村民辨认,询问哪一个是李可染。

当然他们还去了李可灼家里,让胡艳玲这个母亲亲自辨认谁是她的女儿,辨认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警察还向村民解释了李可染被冒名顶替的事情。

并且他们告诉所有人,国家知道这件事情后,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还专门派遣调查组来调查这件事情。

听到警察的话,村民们这才相信了李可染考上了大学的事实,虽然不是清华,但是首都师范也不得了了。

------------

第42章 求

又过了几天,县里的一些领导更是亲自来到了李可灼家里慰问。

他们对于治下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深表歉意。

从这些领导口中,李可灼全家人这才知道,原来冒名顶替李可染首都师范名额的,是隔壁镇镇长李长顺的女儿,叫做李兰香。

这位镇长的妹夫是县里教育局局长。

正是两人联手设局,才让李可染的名额被冒名顶替了。

而截留李可染通知书的,则是县里邮局的一个工作人员,是被教育局局长给收买了。

上次去首都师范大学的那对夫妻,就是隔壁镇的镇长和镇长老婆,而那个少女则是他们的女儿。

他们女儿距离本科分数线差二十几分,于是李长顺就想要让女儿冒名顶替一个。

李可染是农村人,又是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李长顺的打听,李可染家里还非常困难,外面都还欠着几百块钱的外债。

这样的人,是最好的冒名顶替对象,她们没有能力去查证自己是否被冒名顶替。

于是李长顺筛选了几个大学名额后,最终选择了李可染。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可染也姓李,自己女儿改名字不用换姓。

只是他没想到李可染竟然会跑到首都师范去查证。

后来被抓,之所以当时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份是假的,就是想拖延时间,不想连累帮他们处理这件事的县教育局局长妹夫。

事情水落石出后,有关部门立马就对当事人进行了抓捕。

而且很快,这件事情还上了人民新闻。

国家准备把这件事当做一个典型来处理,决定从重从严处罚,目的是为了震慑那些有坏心思的人。

在人民新闻的报道中,是哥哥李可灼怀疑自己妹妹被人冒名顶替,然后毅然带着妹妹去首都师范大学查证,最终查出了这起冒名顶替的事件。

人民新闻告诉所有人,如果有学生怀疑自己被冒名顶替,完全可以去填志愿的学校去查询,这样就能避免被冒名顶替的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