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躁不安,沉声道,
“赵甲,秦国未兴之前,周王室便早已气数渐尽,春秋数百年间,天下诸侯起兵造反者云云不胜凡几,你又何必只恨我大秦一家?”
中年宦官闻言,眼中顿时迸射出熊熊的仇恨怒火,重重哼了一声,
“住口,我不叫赵甲!当年帝辛荒淫暴虐,若无我大周武王起兵伐纣、涤荡朝纲,天下何来这数百年的安宁?若无我大周先祖心怀仁德,秦非子又哪能替天子养马?
你们这帮不忠不信不仁不义的豺狼,贪婪无耻,背信弃义,在我王室危难之际不站出来忠心护主,还趁机威压蚕食,让我大周八百年基业灰飞烟灭!”
还不等秦王开口反驳,他忽然猛地高声道,
“扶苏?世民?你竟敢妄想秦国基业根深叶繁,万世绵瓞?做梦!废话少说,我数三声,再不扔剑过来,我马上扔扶苏下去!”
秦王眸光一暗,感受着袖中匕首的坚硬冰凉,正想丢弃手中长剑与对方近身一博,李世民突然一脸得意洋洋地开口道,
“嘻嘻,你这蠢人!竟想拿扶苏来威胁我阿父。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在我阿父心中,扶苏根本就没我重要吗?”
秦王动作一凝。
中年宦官目光闪烁,看了看李世民,又去看扶苏。
李世民再次不动声色看了一眼他的身后,继续一脸骄傲地显摆起来,像极了一个不分场合炫耀的无知孩童,
“如果换成我在你手里,他肯定早就冲过去了,谁让我比扶苏聪明呢?”
秦王紧蹙着浑如漆刷的剑眉,他知道李世民肯定又想做些什么,却搞不懂他究竟想做什么。
但这情形落在中年宦官眼中,却变成了——
世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秦王却没开口训斥他,看来,确实是很溺爱这个次子。
他迅速回想了一下,果然不对劲。
不管是秦王还是世民那臭小子,在看到扶苏置身险境时,都只不过是嘴上说得在意。
实际上一个两个全在磨磨蹭蹭,压根就不在意扶苏的死活。
这一刻他不由暗暗后悔,失策了!
自己方才被惊喜冲昏了头脑,只顾着匆忙布局掳走孩子、引秦王独身前来,却忘了一件人之常情的事——
天下间的父母,哪个不偏心更聪明的孩子?
来不及了,如果扶苏不能让秦王主动弃剑赴死,对方只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再拖下去,等巡逻的卫卒一来,一切都晚了!
他们改名换姓混入秦宫,本就是为了复仇而来,自然是不怕死的。
可死前不能拉上秦王父子三人一起垫背,教他如何甘心?
他马上对李世民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又看向秦王,
“很好,我现在改主意了!我数到三,你把世民也送过来,不然”
说着,他一把将扶苏高高举在半空,狞笑道,
“我就马上”
这时,暗暗计算好距离和射杀角度的李世民,猛地用尽全身力气并使了个巧劲,把手中的皂荚刺往他脸上弹射过去。
虽然力气还是不够大,但隔着仅仅数步的距离,总算有一两根长刺擦到了对方的面颊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中年宦官瞳孔一缩,下意识以为有暗器飞来,立刻举着扶苏朝废井的另一侧躲了一步。
就是这个时机了!
早就埋伏在殿顶却迟迟找不到机会瞄准目标的王贲,毫不迟疑扳动了弩机。
一支三棱重箭破空朝中年宦官的后背飞来,而他正怒气冲冲地威胁着,
“竟敢用暗器”
“伤”字还没说出口,他猛然瞪大了双眼,高举的手也渐渐失去了一切知觉。
秦王立刻飞身跃上前,接住了因陡然间的坠落吓得哇哇大哭的扶苏。
李世民也长松一口气,拍着扶苏后背心疼地吹了吹他红肿的脸颊,柔声安抚,
“阿兄别怕,我们已经安全了,好孩子别哭了”
三棱箭穿透了中年宦官的心口,他瞪大不敢置信的双眼,噗通一声直愣愣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