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撇清与甄家的来往关系。
“反正他们嫡系与本宫并非同一系的,儿啊,你就揪着这点,定能从中找出一条路来。”
如今被封为“顺王”的甄太妃之子萧琅紧握双拳,咬着牙应声,“母妃放心。儿臣自会处理好。”
原以为,他能摘掉“顺王”这个暗含侮辱的封号,没曾想……到底是棋差一着。
想到那些龟缩起来的老亲王,他就满是怨恨。当初皇考还是太子时,多少年了,被他们针对陷害,现在皇考的儿子上位了,怂恿他搞事,他们倒是当起了缩头乌龟!
看着吧,他不好过,他们也别想好过。
于是,不久后,皇帝案桌上多了几封折子,都是告发义诚老亲王、和静老亲王以及端义老亲王的蓄奴、抢占良田,迫害百姓的事儿。
皇帝笑了,“又有人来送银子了。”
第57章 中举了
因为有人告发,那么皇帝自然就要着人受理老亲王千岁们,是否做下迫害百姓之事。
这事还交给了专门的钦差来处理,而这个钦差就是现任的卫国公,卫渠。
“老爷,皇上怎的叫你负责这些老亲王的事情?这,他们都是亲王啊。”卫渠不过是个国公,如何能压制住他们呢?卫国公夫人很是忧心。
卫渠反倒是不担心,“不必担心。既然皇上讲此事摆在明面上,就是不怕他们闹。反而是对他们的一次温柔的警告。若是他们不知收敛,那就不仅仅如此了。”
卫国公夫人面前放下心来,转而又说到他们的儿子,“若兰他何时归来?”自从与史家大姑娘解除了婚约,便带着随从去了西南。可着实叫她担心,“他都已经二十六。再过几年,与他童年的那些人,孩子都可以议亲了。”
说到自己唯一的儿子,卫渠也是烦恼,“你实在不放心,我明日便叫他回来。而且,他那个叫柳湘莲的好兄弟,不是说快要成亲了么?好兄弟成亲,他不到场,哪里说得过去?只要他回来……”有的是法子治他!
夫妻俩相视而笑,显然是心有灵犀。
而后,卫国公夫人谈及了二房,“二叔家的若清,也已是十六了。只是他身子骨不大好,婚事上,怕是有些艰难。”
当初卫从兮带着妻儿去了扬州接替林如海的巡盐御史之位。江南官场倾轧,卫从兮哪怕是皇帝御点的官员,身上又有卫国公做靠山,仍旧是叫甄家视为眼中钉。后来几次三番的刁难,就想把卫从兮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好让自己的人顶上去。
可到底是国公府家,有几分底气与势力,抗住了打压,还反击了回去。只是卫从兮小儿子卫若清却是被细作用浸了毒的刀剑伤到,伤到了根本。救了回来后,便变得体弱多病。
“当年肃王爷已是提醒了我们,可我们虽做了防备,还是被钻了空子。不过好在还救了回来,仔细养着,定会好起来。现如今不就比往前好许多了么?”
“是呢,还考上了秀才。也许今年八月,我们卫家也能出个举人。”卫国公夫人素来喜欢孩子,所以很是疼爱乖巧懂事的二房的两个孩子。只希望卫若清越来越好,她就高兴。
“可不是,等他中了举人,再说亲不迟。得选个知书达理的。”
两夫妇说着说着,就不免说到了贾瑭。
“老爷,我瞧着肃王爷的徒弟,贾将军的幼子,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他定是与皇家结亲的,不然我娘家的侄女,倒是可以说给他。”
“那你还惦记?不如瞧瞧别家的男儿郎。哎,那要是你家侄女乐意,何不问问二弟家的,可愿意与你娘家说亲?”
卫国公夫人有些泄气,“你以为我没说过?只是我那娘家弟媳妇,一定要给她女儿找个家里有爵位的。”
卫若清没爵位,可不就是被嫌弃了么?
话至此,卫渠还有些担心夫人娘家侄女也跟其母一样的品性,不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