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明天会更好 第1o1节(2 / 4)

的缘故,导致他一直混在单位的交际圈子里,到25岁了都没找着对象。单位的大姐们没少给他介绍相亲,但同事们心想,或许吴文雄也准备赶一赶时髦的“自由恋爱”呢?而舞厅正是一个在耳鬓厮磨间增进男女情感的绝妙场所。

眼下,工会同事望着舞池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这些年,随着洗衣机等电器的普及,更多的已婚妇女逐渐从日常家务中解放了出来,她们涌进舞厅,想通过学习交谊舞来丰富自己的青春生涯。逐渐的,舞池中女多男少,因此会跳舞的男人成了香饽饽,如果他们想以教跳舞的名义邀请心仪的舞伴,也总能屡战屡胜。

很快,经验丰富的工会同事与一位风韵火辣的女人暗送秋波,其实青年男女只需一个眼神交流就能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工会同事给吴文雄扔下一句“你小子争气”后,就迫不及待与女人携手共赴舞池去了。

吴文雄目睹了同事一串轻车熟路的操作后叹为观止,他被冷不丁地扔在舞厅,变得更加拘谨了。他靠在栅栏旁,一口燕京啤酒下肚,激得他是透心凉。就在这时,他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团红色的火焰。

那是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红裙色彩艳丽如野玫瑰般,衬得她皮肤很白皙。她披着一头美发厅时髦的卷发,两片红唇令她的眼睛更显明艳动人。

女人的性格像交际花,比吴文雄开朗热情许多。

她说她叫朱云,在大众桑塔纳车厂做销售公关。她因为容貌艳丽且身材出众,平时也是一名“挂历女郎”。

那个年代,无论是朋友做客时登门拜访、还是逢年过节时走亲访友,人们都时兴捎本“美女挂历”。朱云最早拍摄的是一组泳装照,她傲人的身体仿若出水芙蓉,但勾人的眼神又透着股令人心痒的妩媚。可能正是性感与清纯兼具的气息吸引了摄影师,她就被邀请拍摄了《北影画报》等杂志。

此时,朱云的红裙子像团跳跃的火焰,和吴文雄的脸颊一般红。

她娇声问他看没看过自己拍的挂历,吴文雄诚实的摇了摇头。但吴文雄望着她撒娇弄嗔的眼神,又木讷地说了句:“想看。”

朱云被吴文雄逗得咯咯直笑,趁没人的时候偷偷亲了他一口。

那之后很久,吴文雄都晕乎乎的。他也不知道这位美艳的年轻女郎为何会对他这么热情。以至于纺织厂的同事们天天看到戴着墨镜、打扮时髦的朱云来接吴文雄下班,都对吴文雄投去了半艳羡半不解的目光。

朱云的经历好像很丰富,她知道大栅栏的电影院新上映了哪部美国电影、知道前门的哪家百货商场推出了紧身健美裤、知道北展的老莫俄式西餐厅已经对外开放、知道国外进口的速溶咖啡比上海牌清咖还要好喝。

吴文雄默默地听着,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

直到有一天,朱云对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请求,说道:“结婚吧。”

就这样,吴文雄还是晕乎乎的同意了。按照1986年出台的《婚姻登记办法》,吴文雄来到单位申请个人证明。

也正是在这时,吴文雄才得知朱云其实是河北人,她在大众桑塔纳的说辞也并非正经销售工作,只是在港商来京投资时被叫去参与过几次合影罢了。

大家见吴文雄这么一腔热血上头的冲劲儿,介绍他去舞厅的工会同事吓坏了:俩人这才认识几天呀,就无声无息的要结婚扯证?

“你谨慎,她是外地户籍,等你俩有了孩子,户口是要随母亲的。”

工会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手表厂的某某就因为孩子落户的政策而不敢跟外地女孩谈恋爱,在舞厅遇见了漂亮的南方女孩却连碰都不带碰的;而电子管厂的某某更夸张,把外地女友的肚子搞大了死活不肯娶,还是老父母给了钱去医院人流打发了事。同事说,那些人无论负不负责任,反正都比吴文雄算计得明白。何况吴文雄能力出众,迟早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他想要什么家世清白的姑娘没有,非要给自己揽这么大个烂摊子?

同事指责他是被爱冲昏了头,吴文雄也说不清楚这种晕头转向的感觉是不是叫“爱情”。但相比爱情,他更说不清楚“命运”这种玩意儿。

吴文雄的母亲在他两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他童年一直跟着爸爸住在海运仓的平砖房里。他爸爸性格很孤僻,曾经把兄弟和同事都得罪了个遍。

可孤僻的人必然有执着的地方,他爸执着的就是一个“财”。尤其是当改革开放的风儿吹遍神州大地,更深深吹进了他爸的心坎。先是1984年天桥百货正式上市,他爸虽然不懂股票这种外来玩意儿,但他见报纸宣传的煞有介事,也跟风排队去柜台填单;再是1987年听说国家搞社会福利有奖募捐试点,这回他爸听懂了,知道这种摇竹签的玩法就是在赌运气,就眼巴巴等着从石家庄的试点推广到全国。随后,他又把目光瞄准到了外汇券。

那是一个国人对外汇券的渴望堪称狂热的年代,当时北京几乎所有景点的门口都会有倒汇黄牛的身影,他们的口头禅就是一句偷偷摸摸的“换钱吗”。正常人渴望外汇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