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外公干的丈夫载漪,思念丈夫又盼着丈夫多在外边逗留些日子,每次进宫想见皇上,又怕见皇上,这次偏又遇见皇上。眼睁睁看着皇上和皇后挽着手端坐,亲亲密密的样子,又想起两人私下幽会那些缠缠绵绵的情意、话语,不禁心头突突乱跳,红着脸低下头,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心里反复再说:“男人们真是……”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司礼官宣布礼毕。由德妃执壶,向皇后手中的杯里倾满了酒。皇后庄重的将杯捧给皇上。关绪清一饮而尽,又接过蓝妃递过来的一杯酒递给静芬,静芬也抿着嘴喝了一小口。
关绪清笑道:“今儿是爱妃的好日子,外头月亮满圆,正该为爱妃添寿,这杯寿酒是要满饮的。”
“好好!”静芬这才一饮而尽,轻轻一咂舌,微笑道:“今儿月亮好,酒好,皇上能从百忙中抽身过来看望,臣妾心里也欢喜。大家都起来说话,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难得都凑的这么齐,谁的酒都得喝好了,本宫和皇上都瞧着呢。”
静芬征询了皇上的意见,然后命太监宫女们赐宴。不大一会儿,宴席已经摆好,只见皇后这桌上正中一个寿山福海大盘,两个小火锅,一个野鸡片,一个褪羊肉片,锅底炭火炽旺,丝丝热气从锅盖四周喷出。一盘鹿尾烧鹿肉,一个褪羊乌叉,再向外是葱椒鸭子、妙鸡丝、炖海带丝、羊肉丝、煳猪肉各一盘,还有竹节小馒首、螺狮包子等等的细致的小点心,看得人眼花缭乱,每个盘子旁边还有黄签标明“某某某特献皇后千秋之喜”的字样。看别的桌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没有“寿山福海”。
关绪清对其他的妃子们说道:“朕只在这里陪皇后,你们代朕和皇后到各桌走走,有不胜酒力的,也别勉强。”
妃子们答应一声,向皇帝和皇后蹲身施礼,下去挨桌劝酒敬酒。这时候,大殿里充满了女人们的燕语莺声,女人们一个个激动得如醉如痴,无论平时能不能喝酒,今天难得到宫里来,享受这风光体面的盛宴,谁都不愿错过这顿美酒。
等到妃子们走到静芳这桌时,珍妃拿着酒壶笑道:“静芳无论如何要喝个双份儿酒。”说着话便看着静芳抿着嘴儿笑。
容龄也笑着说:“载漪在外头办差没回来,你确实该代他饮一杯福寿酒。”
静芳无奈,只好遵命连干了两杯,一张俏脸登时就被酒热给烘得发红。等到妃子们走向别的桌子时,静芳用眼角向正座儿上扫了一下,正巧皇上的两眼也正注视着这边,两人目光一对,空中中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火花一闪,紧接着两人都把目光避开了。
静芳对邻座儿的说要出去方便一下,乘着别人都不留意的时候,就悄悄溜了出来。
“爱妃……”关绪清又殷勤的劝静芬喝了两口酒,眼角的余光一瞥,见静芳已经悄然出去了,于是笑着对静芬说:“有一份紧急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今晚要发到军部,朕先去写一道朱批就过来。这里由妃子们先陪着你行吗?”
“好,知道您是大忙人,这里有她们就行了。”静芬满脸笑容看着满殿的女人们,“这是正经事么?要迟了就不用过来了。”
关绪清又看了看正在劝酒的妃子们,在静芬额头轻轻一吻就出了大殿。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六百七十七章 挡不住的风情
关绪清刚一出殿,就看见太监小德张迎了过来,两人打了个对眼,心照不宣,对小德张来说这已经是驾轻就熟的老套子了。关绪清微微一点头就跟着小德张出了坤宁宫。王商在垂花门外接应着,关绪清穿过抄手游廊,绕过一座假山,向着坤宁宫斜对面的那座令人意乱情迷的小佛堂走去,王商等人早就领会了皇上的意思,提前把这小佛堂的闲杂人都撵了出去,把东厅做了一番简单的布置,换上了几个心腹太监在外面守护着。关绪清一进佛堂就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人呢?”
“回主子,”一个小太监在旁躬身说:“福晋正在里间屋上香呢。”
关绪清微微一点头就慢慢走进了里屋。这间小屋只有一丈方圆,高高的窗外斜斜照进一层月光,月色清辉下,果然看到静芳亭亭玉立在那里,双手合十,嘴里喃喃自语的祈祷着,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关绪清慢慢来到她身后,侧耳仔细一听,原来她说的是:“妾身有罪,愿菩萨惩罚,只要能保佑我一家平安,保佑皇……龙体康泰,妾身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关绪清笑道:“你倒好,自己跑到这儿来躲清静来了。”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静芳其实早就感觉到皇上来了,祈祷完毕之后,又跪在观音像前磕了三个头,站起身来再向皇上做了一个万福,带着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样子说道:“人家办正经事,皇上开玩笑也不分个时候。”
关绪清淡淡一笑,没再说话,上前拉起静芳的小手在自己手中紧紧握着,另一只手挽住静芳腰肢,一步步来到佛堂外面,慢慢的踱着步子。静芳觉得奇怪,就问道:“皇上,这是做什么?”
“咱们跳西洋舞。”
“那臣妾可不会,扫了皇上的兴致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