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续清发现只不过一年未见,列宁又显得苍老了好几岁,额头上的头发基本上都已经脱落了,显得额头特别的突出,脸庞比以前瘦了两圈,眼眶更加深陷,颧骨也突出出来,唯有那一对眼睛还显得非常有神采。关续清抬头看了一下莫斯科的天空,吐出一口气然后对列宁说:“莫斯科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美中不足的就是天气太寒冷了。”
列宁笑着说:“寒冷的天气更能够锻炼人的体魄,磨练人的意志,苏维埃人民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生存下来的。”
关续清点了点头,列宁的确是一个聪明人,一句双关语就道出了这次会面的重点。
接下来,莫斯科红场上面点燃了21响的礼炮,军乐队奏响了苏联国歌,军事仪仗队盛装出列,排着整齐的阵容,喊着整齐的口号从红场前走过,接受中国贵宾的检阅。关续清今天的兴致很高,在寒风中坚持着看完了仪仗队的演。接下来,列宁陪同贵宾一起走进了克里姆林宫的会客室里,还有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托姆斯基、布哈林、莫洛托夫这些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有军事方面的将领朱可夫都随同列宁参加会谈。
列宁率先说道:“欧洲目前面临的情况就像此时的天气一样糟糕。”列宁以他习惯性的手势开启了今天的谈话,而且没有多余的废话,一如既往的单刀直入。“希特勒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侵略计划,‘巴巴罗沙’的计划,为了对付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红色政权,他出动了190个师,3700辆坦克,2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此前,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在德军横扫欧洲之时,我们就开始着手采取防范德国的系列措施,将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有计划地迁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对德国和谈,避免刺激德国,增加战略纵深等等。但是不得不说我们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于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失误,我甚至一度把希望寄托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以为双方签署过这个条约,希特勒至少在击败英国,取得欧洲统治权之前是不会对苏联动武的,但‘巴巴罗沙’计划证明我们想错了,德国人的野心绝不只是一个欧罗巴那么简单,希特勒最终的目的是要吞掉整个世界!”
ps:修改了点错误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百零四章 列宁的请求
“根据克格勃掌握的情报,希特勒想利用巴巴罗萨计划集中大量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宁格勒和基辅等,把苏联红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并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列宁的语速依旧很快,似乎是怕自己说话时被对方打断,因此快速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关续清静静的听着,时不时嗯一声,或是点点头,表示自己并没有走思。
列宁看到中国皇帝听的非常专注,于是继续说道:“苏联面临着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我虽然已经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争,但是我还不能确定我的国家是否做好了战争准备。苏联存在着一个无法改变的历史问题,那就是我们的首都莫斯科,以及列宁格勒等主要城市都集中在国土最西部,甚至紧靠着边境线的地区,缺乏一个战略缓冲地带,这就造成了德国人一旦发动进攻,率先被攻破的就是这些主要城市,随之而来的就是苏联的沦陷。”说到这儿,列宁显得有些痛苦和无奈,看着中国皇帝,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通过以往的接触,关续清对于列宁本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列宁是一个正直、诚实、坚韧的俄国小个子,在他身上有着苏联工人和农民那种特有的质朴气息,这个人不像别的政治家一样崇尚空谈,却有着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更不像一般政治家那样工作权术和心计,是一个能够站在苏联人民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称职领袖。但是对于坐在列宁右侧那个凶巴巴的斯大林,关续清却没有什么好印象,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倔强、固执、甚至骨子里带着一点儿专制的性子,他还记得上一次列宁到北京访问,斯大林公然向自己提出了东西伯利亚的归属问题,关续清看着斯大林心里就有气,想要刁难他一下,于是对斯大林说:“这位斯大林先生有什么良策没有,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斯大林这一回比上一次在北京明显沉稳多了,他先是用目光询问列宁的意见,列宁笑着说道:“斯大林同志,既然皇帝陛下询问你,你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
斯大林这才对关续清说道:“大皇帝陛下,那我就直言不讳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与政治局一些同志存在着一些分歧,其实局势并没有我们估计的那么恶劣,我手头上掌握着一个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情况,目前德国的总兵力是380万、苏联是500万,德国是156个师又2个旅、苏联是170个师又2个旅,德国4300辆坦克,苏联的坦克装备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