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57节(2 / 3)

方圆五里的地方到处都是叛军的惨叫声和求救声。

“师长,我们旅长张永强……战死了。”独立混成第105旅团的参谋跑到师部,向李纯报丧道。

李纯整个人瘫坐在了椅子上,自垒固战役开战以来,张永强都是拼杀在前的,可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猛将居然已经战死了,这让李纯唏嘘不已。他猛然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狗日的齐燮元,害死了我一员大将,我一定要他加倍的偿还,独立混成第105旅团的指挥权,暂时由你接管,部队继续给我进攻,进攻!”

“师长,我们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部队损失严重啊,到目前为止,我们师总兵力由最早的15000人降到了目前第105旅团的兵力只有3500人了,而两个独立步兵旅团总兵力已经不到5000人了,如果再打下去的话,我们真的会被对方给灭掉的呀。我们就算是报一箭之仇,也不急于一时,本来垒固就是同古的外围屏障而已,实在守不住的话可以放弃的,为了大局着想,我们撤吧。”周自齐苦苦哀求着。

李纯长叹了一口气,下令道:“全体撤退,向同古方向撤退!”

各部得到了师长的的命令之后,终于都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几日的战斗,这些官兵都是硬撑着的,他们谁都不知道,这样撑下去能够撑多久,反正没人会相信能够扭转战局的,现在,师长下令撤军了,大家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暂时放了下来。

叛军的残兵败将撤了,缅甸重镇垒固被20军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占领了,看到战场上到处横躺的尸体,刘存厚的心都在滴血,“传我的命令下去,好好的安葬我们战死的将士,大家休整一天后,向同古进发!”

此时,在夕阳映照下的垒固大地,变得一片血红……

就在中国忙于抗拒水灾,剿平内乱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端,伦敦刚刚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造成的打击甚至超过了美国华尔街的那场风暴,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被彻底瓦解了。但是没有知道主导这场风暴背后的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因为像华尔街风暴一样,来临之前没有一点儿征兆,更没有人知道这次风暴的幕后纵者和最大受益者是中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这场金融之战,重振了家族事业,作为报答和回馈,罗斯柴尔德家族将从伦敦赚取的近50亿英镑全部馈赠给了中国,并且把总部迁到了中国上海。精明的罗斯柴尔德当然知道,这笔钱对他的意义远远没有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那么大,他看得非常清楚,相对于日薄西山的英国和法国来说,中国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家族事业能够依附于这个国家,将会获得蓬勃的发展生机。

就在罗斯柴尔德把英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5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渔民俱乐部里召开了重要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43名代表在历时24天的会议中围绕制定党的纲领、章程和统一的组织机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又称火星派,因列宁主编的《火星报》而得名)与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争论的尤为激烈!

大会的组成是由组织委员会预先确定的。按照大会的章程,组织委员会有权邀请它认为需要邀请的人(有发言权)参加大会。大会一开始就选出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所有与大会组成有关的问题都交给它(委员会)去解决。

选举主席团是大会刚开始时极重要的一幕。马尔托夫主张选出9人,每次开会由这9人推选3人主持,而且他还提出一名崩得分子参加这个9人委员会。列宁主张只选出3人在整个大会期间主持会议,并且要由这3人“严格掌握”。结果选出了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

这次会议几乎是伴随着争论而结束的。

此次大会通过了党纲,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把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为党的基本任务。在讨论党章时出现尖锐的分歧,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的党,要求每个党员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最后拥护列宁观点的人占多数,称布尔什维克,反对者占少数,称孟什维克。该大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接着,大会通过了11项策略性的决议:(1)关于游行示威的决议。

(2)关于工会运动的决议。

(3)关于在教派信徒中的工作的决议。

(4)关于在青年学生中的工作的决议。

(5)关于在审问时应采取的态度的决议。

(6)关于工厂的工长的决议。

(7)关于1904年阿姆斯特丹国际代表大会的决议。

(8)关于自由派的决议(斯塔罗韦尔提出的)。

(9)关于自由派的决议(普列汉诺夫提出的)。

(10)关于社会革命党人的决议。

(11)关于党的出版物的决议。

最后,列宁走上主席台,代表新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作了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