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林建章等人都迫不及待的等着皇上的旨意,恨不能现在就南下把袁世凯的叛军一举消灭。
关绪清把目光转向了赵秉钧:“军情网络铺设好了没有?”
赵秉钧恭声道:“整个亚洲的军情网络都准备好了,遵照皇上的旨意,随时关注着各地官员的异动,尤其是我们把原先与袁世凯过从甚密的官员列出了一个名单,对这些人进行重点监控,一旦有变,马上把他们全都抓起来,听候皇上法落。”
“好!朕就借着袁逆作乱之际,好好整肃一下帝国的官场,这么些年来,帝国一直在忙于东方援助计划,朕相信在官员中不乏像袁世凯这样心中有怨言人,这一次就把这些人一网打尽!”关绪清的眼睛忽然显得格外的闪亮,人们还记得上一次皇上出现这种目光的时候,还是在五年前的世界大战之时,每次一到帝国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灼灼生光,这表明他心中那股子傲气和自信又重新升腾起来。“这次战争与以往不同,咱们的敌人都是中华帝国的军人,只不过他们受到了袁世凯的蒙蔽或是胁迫而加入到叛军的队伍,所以在作战的时候要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死硬分子要毫不手软,除恶务尽。另外你们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要尽量把战争远离百姓的居住区,尽量避免无辜平民的伤亡。海军部的作战计划也要考虑到狼群战术的灵活运用。总之,这一次战争要充分发挥帝国高端武器的威力,对敌人采取迅速的果断的有力的闪电战打击,用高端武器的优势令叛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然后一举制服。”
“喳!”
关绪清又对冯相华说道:“具体的指挥官嘛……相华,你提出人选,朕听听看。”
“是。”冯相华早知道皇上会问,心中对此也早已有了计较,于是说道:“皇上,臣以为海军方面可以委派陆荣廷,此人在香港战役中指挥得力,干净利落的完成了占领香港的任务,这一次为了稳妥起见,是不是再派他出战?”
“嗯,此人确实有着非凡的指挥才能,希望这一次他也不会令朕失望,就拟他吧。”
“喳。”冯相华、刘步蟾、林建章一起领旨。
冯相华停顿了一下,又启奏道:“不过此次战争的主力战场还是在陆军,对于陆军指挥官的选派一定要审慎对待。经过军部的研究,我们认为要同时从广东和云贵两地出兵南下,对叛军形成钳形攻势,既然是分别派出两路大军,臣以为这次陆上战争的指挥官是否可以拟定为两个,总体的作战计划上共同听从陆军部的安排。”
“你想到谁了?”
“臣斗胆推荐两个年轻人,一个是驻陕西第十七军军长冯玉祥,一个是驻云贵第十一军军长蔡锷。”
关绪清马上来了兴趣,说道:“相华,你推荐的好啊,帝国就是要大胆启用年轻将领,让他们多多在大战中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早日成才。说说这两个人的情况,朕听着。”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七十三章 打造拉斯维加斯
冯相华一看皇上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认可,自然也是高兴,说道:“臣先说说这个冯玉祥吧。冯玉祥自幼在直隶保定长大,少时家贫,入保定五营当兵,后来改投武卫右军,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因在中英缅甸战争中立有战功,获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曼德勒、仰光等地剪除英军余孽。是年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西北吴光叛乱之时,冯玉祥力主平叛,心向朝廷,率领所部人马在潼关剿灭叛军一个师的兵力,立下奇功,为此被陆军部任命为陆军第11师师长。中俄战争之时,他又率部给张玉的中央军做后援,战后被任命为陆军第十七军军长至今。此人虽然年轻,但是衷心为国,对于属下军兵也是督导甚严,在陕西百姓中有口皆碑,此人做起事来也是雷厉风行,多次在大的战役中立下卓越功勋,带领十七军军兵成为守卫西北地区的一座柱石。”
关绪清满意的点点头:“嗯,帝国就需要这样的人才。还有那个蔡锷呢?说说他的情况。”
“喳。说起这个蔡锷来,更是了得,甚至可用传奇二字来形容……”冯相华哪里敢在皇上面前卖关子,他既然说此人不凡必然有特殊的原因。
“哦?”关绪清笑了:“相华,你看中的人,朕相信一定错不了,说说此人又何不同寻常之处。”
“蔡锷生于湖南宝庆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6岁时在当地一位名士帮助下,免费入私塾学习。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哦?这么说此人与卓如还有一段渊源了。”关绪清看着内阁总理梁启超说道。
梁启超微笑道:“启奏皇上,只不过是一段陈年旧事,师生之谊是有的,但后来渐渐就失去了联系了,正如冯大人所言,此人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
冯相华接着娓娓道来:“这时,中国正值多事之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西方列强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也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