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凶。俄国人在此问题上表现得相当的无礼。即使在尊贵的客人面前,我也不想隐瞒我地观点。我认为俄国人始终将会是德意志的敌人。”
与提尔皮茨的外露不同,施利芬冷冷的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只是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略微皱了皱眉头。
“俄国人……唉……”威廉叹了口气道:“我终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这必须建立在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基础之上,俄国人已经与法国人缔结同盟,这是德意志甚至是中国,目前面临地最重要的课题,海军的发展则是第二重要的问题。我相信。德意志从来不会缺少解决问题的人才和能力,施利芬你说对吗?”
施利芬看了关绪清一眼,对德皇说:“由于我们尊贵的朋友中国的出现和崛起,我认为很有必要修正这一计划或者重新拟定出适用于两个国家协同的计划,当然,这需要陛下地批准和东方朋友们的协助。”说完,充满期待的看着关绪清,希望从中国皇帝嘴里得到肯定的答复。
关绪清看出来他们君臣三人有意在自己面前演戏,为的就是把强大的中国拉到他们的阵营里。他笑起来,对威廉君臣三人说:“朕可以很明确地宣布,中国会是德意志伟大的盟邦之一,作为亲密的朋友,帝国一定会在关键的时刻伸出有力的手来。”
“好!”有了中国这个强有力的伙伴,德皇信心十足,面上甚至隐隐又浮现出狂热的神采来:“您知道,法国人一直没有放弃过向德意志和中国复仇的念头,我们在普法战争和缅甸战争中击败了他们,如今复仇主义几乎要统治整个法国,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东面的俄罗斯背弃了我们的同盟,随时会对中德两国发动袭击,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必须随时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英国,如果战争爆发,他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关绪清完全明白威廉最大的顾虑,就是如果战争打响,德军将面临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情况,考虑到俄国的国力和战略纵深是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击败地,所以德国人只能先把精力放在西线方面。在欧洲的战场上,德国人有信心打败任何强敌,但是一旦俄国人甚至是美国人从东线进攻的话,未免就会有些力不从心。盟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只能作为日耳曼人的帮手,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只有中国。
接下来提尔皮茨提出要在福建和海参崴建立两国共同的造船厂,同时组建中德联合舰队,分别在马尾军港和不来梅军港长期驻扎。
对于造船厂的事,关绪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到时候中国无非就是出一些人力而已,专家和资金大部分都由德国提供,这笔买卖还是可以做的。对于组建联合舰队,关绪清并没有急于表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决不能允许别国的军舰在中国的军港里停泊。
第二天,在威廉二世的提议下,两国签订了中德军事友好互助的草约,约定双方只要有一方受到别国攻击,另一方要在军事上无条件给予支持和帮助。关绪清心里另有打算,一旦战争爆发,中国要像历史上的美国一样,先发大笔战争财,然后视形势的发展再定。
ps:感谢妖精的脖子提出蓝妃的问题,确实是写错了,马上就进行修改,以后改为德妃,还有中华1号舰的一些数据也会修改。历史小说头绪太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希望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四十三章 潜艇!潜艇!(上)
关绪清结束为期五天的德国之行,带着庞大的访问团回到北京。在这五天里,德国只是从中国人这里获得了一个近似于口头承诺的军事友好互助草约,而以盛宣怀为首的金融访问团却把帝国资金成功的投入到德国人的支柱企业里,他们购买了汉堡船厂、伏尔锵船厂、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大量的股票和有价债券,使中国成为这些公司的决策者之一,关绪清确信在未来的战争岁月中,帝国将会从这些军工企业中获得数十倍的丰厚回报。一心把目光放在世界大战上的威廉二世,以为这是友好的中国盟友对德意志军事上的支持,作为回报,慷慨的把几项最先进的武器专利技术,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中国。双方达成了多项工业产品贸易,中国企业界人士从德国公司那里学到了十几年都学不来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关绪清在德国之行中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绪清回到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处理政务,面对一大叠折子,头皮都有点儿发麻,真不知道当年雍正帝每天朱批一万多字是如何做到的。
马来西亚总督冯国璋的折报顿时引起了关绪清的注意,在他心目中南海是帝国海军的防御重心,如今世界大战就要来临,那里要是出一点儿乱子,将会影响帝国全部的战略规划。
冯国璋在奏报说先说自赴任以来,当地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之类的话,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到,近半个月以来,英属自治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舰队在菲律宾沿海巡逻时,屡次跨入南海海域,多次袭击中国渔船,抢劫百姓财物,对中国领海主权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这些舰船还常常对驻防南海的巡逻舰进行挑衅和炮击,海防官兵在没有得到命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