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袁氏世世代代积累的名声作为后盾,再加上袁绍长久以来的事迹,其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袁绍说天子在冀州,谁会不相信?
谁会觉得一个出身名门、曾经带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过董卓的英雄是在诓骗天下人?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相信,就算不相信,最多也只是怀疑,没有人会觉得这是假消息。
这就是袁绍这个名字的含金量!
“这是一招卑鄙又光明正大的阳谋啊。”
荀攸如此感慨道。
他们明知道袁绍是在骗人,可是没有办法能够让别人相信他是在骗人,这才是最可气的地方。
一旁的杨修也摇头说道:“如此以来,主公再想借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便不会再有多少人听从了。”
“哪怕有人知道袁绍是在骗人,但依然会拿此当借口,拒绝天子诏令。”
杨修满脸惋惜,觉得袁绍这招实在阴损。
但是他这话一出,荀攸、荀彧、程昱三人,都用古怪的眼神看向了他。
“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杨修有些疑惑三人为什么这样看着自己,然后他便听到了一道冷漠的声音响起。
“我何时说过要借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了?”
曹操眯眼看向杨修,眼中有杀机一闪而逝,“莫非你也要学袁绍来污蔑我不成?!”
杨修闻言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
他光顾着分析袁绍这个计谋带来的影响和弊端了,却忘记了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就在他不知怎么打圆场之际,荀彧主动接过了话茬,开口道:“主公,当务之急,还是先想一想有何应对之策吧。”
曹操从杨修身上收回目光,闻言颇为不耐地道:“袁绍拿声望压我,他的话就是比我有信服力,我能有什么应对之策?”
说罢,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长叹一声。
“若是戏忠在便好了,他素来才思敏捷,智谋百出,若是他还在,定能有对策。”
曹操口中的戏忠,乃是他曾经的一位谋士,智谋比之荀彧、荀攸要更胜一筹。
可惜,此人已经在数月前因病去世了。
“主公,臣以为不管如何,现在还是需要让天子昭告天下,表明情况并且斥责袁绍。”
“若是不做回应的话,那就真的坐实了天子在冀州,而并非在许县了,也会让天下人觉得主公您是奸贼。”
荀攸说道,这是最笨的办法,但是必须要做。
出言解释别人可能会不信你,但是你不解释,别人一定不信你。
“此事我不想管,你看着办吧。”
曹操心烦至极,根本懒得去搭理这种事情,此时他满脑子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他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你可知颍川这边还有何名士或者贤才?我现在太缺乏臂助了。”
荀彧、荀攸,是属于内政和战略方面的人才,大局的眼光出色;程昱则是武将,虽然智谋不俗,但也并非谋士。
至于杨修,虽然也有智谋,可是口无遮拦,令人不喜。
之前倒是有一个戏忠,智谋计颇为不俗,但奈何英年早逝。
因此,曹操现在对谋士极为渴求。
袁绍这次的计谋,他一看便知道是其麾下的谋士出的,因为他了解袁绍,以对方的个性,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魄力。
若是他这边也有如袁绍麾下那样出色的谋士,面对这些阴谋手段,他也就不用再惧怕了。
“倒是有一位。”
荀彧思索片刻,回答道。
曹操眼睛亮了:“谁?”
荀彧答道:“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是颍川郡人,智谋过人,算无遗策,乃是臣生平仅见,堪称鬼才。”
听闻此言,曹操大喜过望,连忙道:“他现在在哪?我要亲自过去请他!”
荀彧很少夸赞他人,能得到荀彧的这般评价,足以看出这个名为郭嘉的人,有多么不凡。
“主公,此人几年前已经投奔袁绍了。”
荀彧轻咳一声,说道。
曹操顿时怒了:“荀彧!你是在戏耍我不成?”
都投奔袁绍了,还跟他说做什么?
荀彧不慌不忙道:“主公稍安勿躁,此人虽然投奔袁绍麾下,但袁绍手下人才济济,他一直不得重用。”
“臣与他常有书信往来,与他相交甚密,若主公有意,臣愿修书一封,令他来投主公。”
曹操这才重新露出笑容,说道:“那好,速速写信,务必将这位郭先生请回来!”
荀彧躬身称是。
第14章 天子的自我修养
袁绍发出的檄文,在全天下都引起了莫大的震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许多人都相信了檄文中的谎言。
尽管天子忽然逃到了冀州这件事很令人费解,但毕竟袁绍的声望摆在那里,即便有